为了解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进展,推动《吉木乃农业国际合作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近日,外经中心调研组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开展实地调研和座谈。
一、基本情况
调研组在吉木乃县先后开展了两场座谈会。就规划编制思路、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重点等内容达成共识。了解了境外投资现状、面临的困难及下一步投资计划。随后,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新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悦腾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并对吉木乃口岸、第十师186兵团双创产业园区、冷水鱼加工合作社、吉木乃蔬菜标准园、吉木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边境经济合作区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对外合作主体开展农业国际合作的具体做法。
二、发现与体会
吉木乃县位于新疆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是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关键节点,作为我部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试点,在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合作,探索发展新模式等方面迎来了重大机遇;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平衡稳定与开放之间的关系,走出去起步晚、对外合作支持政策有限等困难和问题。
(一)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有基础有优势
第一,生态资源丰富,绿色农业特色鲜明。“净空净水净土”优势明显,土地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唯一水源地木斯岛冰山水质优良;农业绿色认证产品优势明显,“吉木乃春小麦原产地证明商标”获得国家认证;萨吾尔阿勒泰羊、萨吾尔哈萨克牛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2014年吉木乃县成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在全区率先通过国家实验室“双认证”。
第二,口岸农产品贸易较活跃,口岸政策逐步完善。2014年吉木乃口岸农产品累计出口贸易额1100余万美元,约占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的12%。吉木乃口岸开放政策不断完善,目前是冰鲜水产品、粮食、肉类进口指定口岸,吉木乃县进境活畜隔离场已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复,正在推进构建新疆进口饲草料产业体系。
第三,农业对外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哈萨克斯坦为主要目标国。目前吉木乃约有22家外向型涉农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贸易,有三家企业赴哈萨克斯坦租赁土地从事油葵、豆类、苜蓿等作物种植,农作物多回运加工。
第四,中哈俄蒙环阿尔泰山次区域合作平台不断完善。2000年“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科技合作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机制建立,此后成立“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合作国际协调委员会”,实现中哈俄蒙“四国六方”论坛常态化,并逐步扩展到“四国九方”、“四国十二方” ,共建“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经济圈”,初步构建起以阿尔泰区域为核心,由中国的新疆、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地区、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蒙古国西部为主体的次区域合作平台。
(二)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一,加强农业国际合作面临四大发展机遇。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建设深入实施。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非常重视北、中、南三条通道建设,提出要推动落实北通道准东-富蕴-北屯-吉木乃口岸铁路建设项目,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吉木乃县正在建设集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为一体的国际交通大通道,并将成为新疆第二条进疆出疆大通道的重要门户。二是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入攻坚阶段。根据“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吉木乃计划2017年年底实现贫困县摘帽。2018-2020年继续巩固提升扶贫成效,形成一批特色产业、拳头产品,进一步夯实对外农业合作基础。三是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下,“四国十二方”经贸合作从举办商品展洽会、招商推介会、境外考察等逐步向重点产业深化合作,涉及农业综合开发、天然气进口、渔业开发、跨境旅游、人才交流等领域,并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合作前景广阔。四是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试点落地实施。吉木乃作为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有利于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围绕合作模式、工作机制、政策创设、服务支撑等方面开展系列试验,争取相关政策向试验区建设倾斜,发挥吉木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农业合作重要支点作用。
第二,加强农业国际合作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吉木乃县水资源严重匮乏,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是全疆地表水资源最少的干旱贫水县;全县土壤肥力分布差异大,可直接利用的耕地较少,且多有诺海风、沙尘、冰雪等自然灾害。吉木乃县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工业增加值排全疆倒数第三,95%的财政支出靠上级支持;全县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3.1%、43.6%、43.3%,第二产业以资源型、加工型为主,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二是对外开放合作与维护边疆稳定之间的矛盾不容忽视。吉木乃县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肩负着维护边境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责任,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一系列严格防控措施。这是吉木乃开展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客观现实,需要平衡好开放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立足有限资源创造条件推动农业国际合作。三是农业国际合作支持政策力度有待加强。调研发现,虽然吉木乃口岸开放政策不断完善,但仍面临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尚未落地、赴哈劳务签证办理困难成本高、哈方运输车辆管制、吉木乃县与东哈州推进农业合作进展缓慢等困难,这些问题仅靠一县之力难以有效解决,需要阿勒泰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乃至国家层面共同推进,深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农业合作机制,优化农业国际合作环境。
三、下一步想法
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已进入试点建设阶段,
亟需明确试验区建设思路,优化空间布局,围绕合作模式、工作机制、政策创设、服务支撑等方面强化创新试验。基于调研发现,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咨询服务,协助地方做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规划。我中心作为农业走出去的唯一窗口单位,开展吉木乃农业国际合作规划编制,将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农业对外合作顶层设计重要文件精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划相结合,与吉木乃自身优势和特色相结合,与周边国家市场相结合,设立一整套推动吉木乃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的政策体系与具体可行的项目库,引导地方农业国际合作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地方特色。
二是加快推动“两区”建设,实现农业对外合作内外联动。统筹推进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与中亚地区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立足地缘优势搭建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各州(省)市沟通机制,建立境内外企业、多层级地方政府对接会,鼓励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内企业利用吉木乃口岸优势开展农产品贸易,鼓励吉木乃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支撑,“两区”联动发展,为中哈俄蒙四国农业走出去企业搭建境内服务平台和境外投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