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农业农村部外经中心组织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经济改革促进与能力加强项目(TCC6)“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研究”子项目(以下简称“金融项目”)终期评审活动。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赵鲲司长、农业农村部外经中心张陆彪主任、李志平副主任,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等有关部门同志,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评审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项目咨询团队,以及我中心国际组织处相关同志,共约30人参加。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赵鲲司长肯定了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金融项目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希望咨询团队进一步总结凝练成果,呈报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推进成果转化,为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建言献策。
张陆彪主任介绍了外经中心作为农业对外合作的窗口单位,与世界银行开展全方位农业发展知识共享合作,生产知识产品,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国际传播的背景和意义。张主任表示,外经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机构、相关部委、部内各司局、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伙伴的合作,共同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郭飚处长代表项目资金支持方,充分肯定了金融项目在世行TCC6子项目群中的突出表现,他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项目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等多重挑战,仍能超预期完成研究任务,实属不易。财、农两部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基础,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部际合作,做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事业。
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金融保险处王胜处长表示,长期以来全程参与了该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对项目的顺利结题表示祝贺。他表示,项目研究报告和案例集内容扎实丰富,期待项目研究成果转化与落地。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郭沛教授为组长的6位专家系统汇报了在外经中心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赴9个省、29个市,对近1000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实地调研的有关情况、项目取得的具体成果及成果落地等方面的情况。
来自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新颖前沿、样本丰富典型、内容扎实全面,并从研究理论基础的完善性、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吸纳社会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李志平副主任在总结环节,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请项目咨询团队充分吸收主管部门以及评审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总结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模式。二是既要关注农行、农商行、邮储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模式,也要关注社会金融机构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模式。三是注重数字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趋势。四是梳理发达国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功经验,增加相关案例。
下一步,外经中心将与咨询团队紧密配合,推动政策建议落地及研究成果出版,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