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一、中乌南南合作二期项目能力建设代表团访华圆满成功
二、各项目点示范培训工作进展顺利
三、简讯
一、中乌南南合作二期项目能力建设代表团访华圆满成功
9月4至17日,由乌干达农牧渔业部畜牧业司司长Kauta Nicholas先生率领的南南合作项目能力建设代表团一行13人赴中国学习考察。
在华期间,代表团向中国农业部递交了乌农牧渔业部长致中国农业部长的信函,期望进一步加强双边贸易与投资。并就中乌南南合作项目实施及深入推动双边农业合作进行交流。代表团还赴河北、四川两省对谷物种植、蔬果栽培、畜禽生产、水产养殖、农业机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专业领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借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经验。
此次考察活动成果丰富,代表团成员表示,要继续加大对中乌南南合作二期项目的支持力度,借鉴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动乌干达农业发展。
二、各项目点示范培训工作进展顺利
1.水稻小米示范和培训顺利开展
近期,布达卡项目点开展了杂交水稻和中国小米种植示范和培训。示范内容包括水稻旱育秧、宽窄行移栽技术,中国小米高产密植技术。同时,结合示范生产环节,中方技术人员开展了现场技术培训活动,共培训水稻种植户30户,小米种植户85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氨化饲料技术示范成效显著
为解决乌干达旱季牧场饲草不足的问题,姆巴拉拉项目点的中方技术人员开展了氨化饲料技术示范工作,已示范制作秸秆氨化饲料45吨,颜色、气味、适口性良好。进入旱季后,中方技术人员对本地肉奶兼用牛以每天补饲6-10公斤氨化饲料的方式进行饲喂。目前,肉牛长势良好,皮毛光亮,解决了因旱季缺草导致体重下降的问题,日均产奶量也由“5升/头”提高到“10升/头”,产奶量翻了一番。
3.稻田养鱼示范吸引眼球
渔业专家陈太华与技术员谭飞在布达卡区开展平板式、田沟式、凼沟式三种模式的稻田养鱼技术示范,新的种养殖模式不仅引起了当地水产养殖户的兴趣,也
吸引了区水产官员、MBALE女子高中实践课的师生,以及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的技术人员前来参观学习。
4.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建设生产齐头并进
中乌农业产业园生产建设进展迅速。目前,园区主干道已顺利贯通,修建机耕道6公里,硬化农机作业便道1500余米,排灌主渠及田间渠网基本完成配套,开垦土地3200亩,耕整地1800亩。园区试种的中国常规小米已完成收割,400公斤中国杂交水稻的旱育秧工作已全部完成。
5.可再生能源技术示范进展顺利
9月以来,技术员黄健深入GAYAZA女子高中调研,规划筹建2口10立方米沼气池。根据规划,沼气池建设可年产沼气1500立方米、沼渣沼液30000公斤,既可解决学校的炊事用气,又可为蔬菜种植提供有机肥。目前沼气池施工进展顺利,预计11月上旬投入使用。
三、简讯
1.7月26日至8月24日,由中国商务部支持、山东外贸职业培训学院承办的“农业种植技术海外培训班”在乌干达开展。专家组为该培训班提供了积极协助,吴志平、罗中平、陈太华、陈仕平在水稻、小米的种植栽培技术、产品增值链、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等领域为学员授课。
2.8月以来,专家组发挥协调作用,先后接待了中英非项目、上海缔屹农化、中方企业联合会,以及中国河北的考察团组。通过交流,为国内考察组提供了咨询建议,还对项目实施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了思路。
3.借助项目能力建设代表团访华之机,技术员兰由勇指导乌方合作伙伴加工制作一批“牛肉干”产品样品带到中国,宣传展示乌干达牛肉独特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