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国际合作
湄公河畔薯味香——中国农科院薯类创新团队推动薯业技术走进湄公河流域国家
发布日期: 2021-03-26 发布单位: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浏览量:

  老挝、越南、缅甸等湄公河流域国家的薯类(木薯、甘薯、马铃薯等)资源十分丰富,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2019年越南、老挝、缅甸3国薯类总种植面积80.27万公顷,总产量1517.21万吨,由此可见,薯类在其国民经济中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这些国家发展薯类产业有明显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农科院薯类创新团队”)研究员木泰华告诉记者:“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6℃,可以种植反季节薯类。同时,劳动力费用比较低,每人每天只需50-80元。” 

  然而,当前这些国家发展薯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农科院薯类创新团队分析,一是薯类(特别是木薯)及其制品出口价格受本国库存量、进口国需求量、贸易政策、气候、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大,农民收益无法保证持续提高,种植积极性不高。二是缺乏生长期短、高产、品质优良的薯类品种,且农民种植技术较为落后,尚未实现机械化种植。这些因素导致越南、老挝、缅甸等湄公河国家薯类产量低,难以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尽管薯类(主要是木薯)及其制品出口比重逐年增大,但由于其加工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等,淀粉出粉率低、白度较差,干木薯片色泽暗、品质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这些国家往往缺乏薯类淀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优质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合作企业在越南建立的木薯淀粉生产车间 

  澜湄农业合作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了解决薯类加工专用薯种匮乏、加工技术装备落后、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等制约湄公河流域国家薯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农科院薯类创新团队开展了薯类加工适宜性评价、薯类主食及休闲食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该团队筛选出薯类主食及休闲食品加工专用薯种11个;研发薯类馒头、面包、冰烤薯、薯条等主食及休闲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20余项;创建从副产物中提取蛋白、膳食纤维、多酚等营养与功能成分关键技术10余项。 

  “我们已经与国内薯类的相关企业合作,将部分成熟技术,如高品质薯类淀粉高效制备技术转化落地,并组织团队合作企业赴湄公河流域进行投资、培训,帮助湄公河国家农民增收致富。”木泰华介绍。 

  刘山红是农科院薯类创新团队合作企业湖北山洪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在老挝和越南建了5家薯类原料加工厂。“这5家加工厂累计带动了142名当地农民在工厂就业、年种植鲜薯200多万吨,年产30.9万吨淀粉,年销售额达9.57亿元,其淀粉制品主要销往中国和越南市场。”刘山红骄傲地说。 

  与此同时,农科院薯类创新团队承担了老挝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老挝各省农业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90多人;还通过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项目、培训交流项目等,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国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20年,农科院薯类创新团队引进了缅甸曼德勒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员莫莫林博士来华,重点围绕“胞外多糖对马铃薯馒头品质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工作。目前,莫莫林博士已完成全部研究任务。回国前,她说:“感觉特别幸运能来到中国学习、交流,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回国后,我会继续自己在北京的研究内容,并在我所在大学积极协助搭建中缅薯类加工技术与装备合作研发平台,推动中缅两国的薯业发展合作。” 

  “尽管目前有了一点小成绩,但接下来面临的挑战还很多,下一步还需要继续努力。”木泰华表示。 

 

  木泰华研究员为老挝等国家学员培训授课    

  他认为,一方面,可以依托我国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共同选育生长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质薯类品种;并加强对湄公河国家薯类种植技术的支持;同时,将我国成熟的自动化种植收获机械引入湄公河国家,实现薯类种植与收获的自动化及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引进我国先进的薯类精深加工技术,积极增加薯类制品的种类、研发适合当地人民口味的、优质的木薯虾片、木薯粉条相关产品,力求多元化覆盖市场需求,整合上述国家薯类种植及产品资源,帮助当地建立起相关的优秀加工企业,创建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国际品牌,进一步提高湄公河国家薯类的国际竞争力。 

 

  来源:农民日报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