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国际合作
大图们区域农业合作示范案例三: 中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大豆、苜蓿品种示范推广及乳品加工技术合作项目
发布日期: 2019-12-27 发布单位: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浏览量:

 一、合作概览

  (一)总体情况 

  中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先后与俄罗斯农业单位及中国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了大豆、苜蓿等作物示范推广及乳品加工技术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开展合作的单位及企业有: 

  俄罗斯农科院远东农业科学中心 

  俄罗斯滨海农业研究所 

  俄罗斯远东农业研究所 

  俄罗斯滨海农业公司 

  中国吉林省金达海外农业开发投资公司及其子公司俄罗斯土星公司 

  此外,中方与俄方还共同组建了中俄远东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大豆、玉米、小麦、苜蓿、马铃薯等农作物生态学试验研究,以及乳酸菌菌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建立跨区域乳酸菌菌种资源库等工作。

 

 

  与俄罗斯远东科学中心(滨                与金达海外农业开发投资 

  海研究所)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公司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2018年签署合作协议及合作交流座谈 

 

  (二)合作价值 

  本项目的开展,一方面将促使俄罗斯成为向中国及亚洲国家出口粮食和肉类制品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该项目为中国吉林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农业和养殖业提供了巨大潜力空间。 

  按照农业开发技术先行,先试验、后中试、再推广的原则开展合作,发挥了中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动植物品种选育、栽培、农机技术、畜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优势,同时面对企业和投资公司拥有资金却缺少技术的情况,为众多农业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提供有力的农业技术支撑。 

  俄罗斯当地电视台采访 

    

二、合作实施

  (一)完成和进行中项目 

  目前,多方合作共同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 

  1.优质大豆品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筛选、试种、推广 

  中国吉林省农科院与金达海外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筛选大豆优良品种6份(吉育202、吉育204等),在金达海外公司(子公司俄罗斯土星公司)农场进行了推广试种,筛选的6个品种均适合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推广。 

  201892日:俄罗斯远东同一时期相邻地块金达海外子公司大豆与俄当地居民大豆生长对比 

  2.苜蓿品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筛选、试种、推广 

  2018年,中国吉林省农科院与远东滨海农业研究所、金达海外农业开发投资公司子公司——土星公司签订了苜蓿品种比较试验合同,制定了苜蓿品种比较试验方案,试验选用双方各3个,共计6个紫花苜蓿品种。 

  3.益生菌和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示范推广和产品开发 

  双方共同开展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乳酸菌菌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建立跨区域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工作。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采集传统发酵乳制品,酸黄瓜等发酵果蔬产品260余份。利用本实验室乳酸菌分离鉴定方法和技术,从样品中分离乳酸菌新菌株390株,其中乳杆菌320株,乳球菌70株,对这些菌株进行了编号和保藏,并对菌株的发酵特性和益生特性进行了评价。 

  此外还开展益生菌加工制备技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示范推广及应用研究,开发系列益生菌发酵乳制品,酸奶、奶酪等新产品。 

菌种保藏图片 

益生菌酸奶新产品          切达奶酪新产品 

    

  4.中俄远东地区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建设 

  中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俄罗斯远东农业研究所共同组建的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于2018111日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正式举行了合作签约和揭牌仪式,双方旨在进行大豆、苜蓿、禾谷类作物引种试验以及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技术交流。 

  (二)下一步工作 

  中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以上四项内容的合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在中俄远东地区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双方继续围绕优质大豆品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筛选、试种、推广苜蓿品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筛选、试种、推广益生菌和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示范推广和产品开发这几项内容展开研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双方期待在这三个领域的技术研发中能够取得突破。 

三、合作特色

  (一)合作效益 

  通过合作,双方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中国吉林农业科学院与金达海外农业开发投资公司(子公司土星公司)合作,共筛选大豆优良品种6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金达海外公司推广种植面积3.6万亩,大豆销售收入2100万元;完成了抗寒、高产苜蓿品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试种1500亩,其中春播550亩,第一年亩产0.5吨,苜蓿草销售收入66万元。 

  社会效益方面,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收集乳酸菌菌种资源260份,分离鉴定乳酸菌新菌株390株,完成了乳酸菌和发酵乳制品加工技术推广。建立了区域农业研究中心——中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俄罗斯远东农业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建立联合共建实验室1个,开展农业对外合作科技人才的交流和培养等。 

  在生态效益方面,苜蓿草种植选择山坡荒地连片种植,一次种植,可连续生长收割6-8年,苜蓿发达的根部对土壤、水分起到保护作用,增强地表植被覆盖能力,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沙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 

  (二)合作空间 

  20189月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举办的《远东农工综合体:科学成果》国际会议上,中国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先后作了中国吉林省农科院牧草育种研究进展中国吉林省农科院大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中国吉林省生物防治现状及前景等专题报告,双方进一步落实已签署合作协议内容,对远东滨海农业研究所、金达海外公司的苜蓿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并在试验数据采集、调研、农作物植物保护技术交流等方面进一步达成协议。 

  (三)示范效应 

  本项目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最重要的示范效应主要表现在产学研平台搭建。科研机构通过与外方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并借助于境内机构在外方所创办的农业企业,有效建立起产学研平台,在逐步推进农业科学研发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农产品的试验和推广,产学研平台的搭建,有效实现了科研与市场相结合,一方面发挥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共同合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农业市场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