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国,产量占全球20%。根据《印度奶业发展国家行动计划——2022年远景》,印度的目标是到2023-2024年生产3亿吨牛奶。然而,增产受到生产力低下、土地、饲料和水短缺等因素的极大限制。
产量限制因素
印度牛奶生产力不高,原因是种质基因组成差、企业承受风险能力低、土地、水和饲料短缺,以及动物卫生和兽医服务差。印国家转型委报告《到2033年需求和供应预测》强调,到2025年印将短缺1.17亿吨干饲料、4亿吨绿色饲料和4000万吨精料。此外,牛奶生产用水量大,包括在牛奶生产的不同阶段都直接或间接消耗大量淡水。
国内消费和产量缺口
诸多现有业内研究报告预测了未来几年牛奶供需缺口的可能性。此外,按照《国家乳品发展计划》中的线性估算,到2034年,印度将面临1.025亿吨牛奶的供应短缺。
牛奶和奶制品的污染
根据印食品安全和标准局(FASSAI)全国掺假牛奶调查结果,在印度销售的68.7%的牛奶和奶制品没有按照标准生产,或掺入水(最常见的掺杂物)、洗涤剂、烧碱、葡萄糖、白漆、精炼油。印度媒体曾重点报道了最近发生在中央邦、北方邦和孟买等邦的牛奶掺假事件。
印度乳制品贸易
2018-2019年,印度奶制品出口3.45亿美元,进口2847万美元。印度对世界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国家乳制品贸易均为顺差。印度的牛奶产量超过了所有RCEP国家的牛奶总量。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RCEP成员中乳制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而印度对澳大利亚的乳制品贸易顺差正在增加,对新西兰的贸易逆差正在减少。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乳制品出口
据估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牛奶总产量仅占印度近年来牛奶产量的20%。澳大利亚的牛奶产量和出口正在下降,而新西兰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国,对印度的出口目前仅占其乳制品出口总额的0.66%。2018年,新西兰对世界的乳制品出口量约为300万吨,而印度的乳制品产量约为1.8亿吨,前者仅为后者的1.6%。无论从数量还是比例上看,印度市场都不必对新西兰乳制品担忧。
可利用生产、消费、出口和进口数据,计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出口盈余进而推算这两个国家可能流向印度的剩余部分。在奶酪和乳清产品方面,印度的消费量非常低。以黄油为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起来可以直接流入印度的黄油只占印度黄油产量的3.11%。液态奶因货架期短不用太担忧。唯一令人担忧的领域是印度奶粉业。
产品差异化
印度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生产的乳制品种类不同。印度消费的乳制品主要是酥油和液态奶。而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加工的乳制品如奶酪、酸奶等占据了乳制品消费的主导地位。此外,印度人更倾向自制各种乳制品。
为保证营养、维持质量和价格稳定,必须增加奶制品供应,这可以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合资企业改善国内生产,从而创造就业机会来实现。考虑到印度国内的制约因素,很难将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国际合作将有助于生产增值产品,从而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这将帮助印度农民获得更高的利润。为了印度农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我们有责任促进区域贸易和经济合作,使他们的孩子和家庭消费未经掺假和无病的乳制品,改善因其国内有关因素限制而导致奶制品短缺的情况。(摘自印度《金融快报》2019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