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国际合作
赴菲律宾农业投资重点产业及有关建议
发布日期: 2019-07-22 发布单位: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浏览量:

  近年来,菲律宾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相比东盟其他国家,菲律宾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美国《环球透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比斯瓦斯Rajib Biswas表示,至2026年,菲律宾预计将超越马来西亚和泰国,成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东盟(ASEAN)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菲律宾是中国在东盟地区第六大贸易伙伴。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在中国对菲投资逐年增长的同时,赴菲开展农业投资合作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赴菲农业投资重点产业 

  在农业投资方面,菲律宾的种植业、水果加工产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都是投资的重点产业方向。 

  菲律宾需要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安全及化解农业开发不足的问题。菲律宾农业生产仍“靠天吃饭”。菲律宾平均每年遭遇20场台风过境,迫使菲律宾进口大米以填补粮食供应缺口。2015年,菲律宾农业产值增速远低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速。2016年的旱季灾害影响了800万菲人生活,综合损失程度评估为1998年来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另外, 菲律宾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空间大、技术引进需求迫切,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相对较低,对品种改良技术和农业生产管理技术需求较大。菲律宾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农村基本交通道路建设都需要重点投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病虫害发生概率较大。种植业品种改良、管理技术、增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较低,需扩大农业技术引进解决粮食自给问题。 

  此外,菲律宾水果产业初级产品产量较大,但产业链下游初级加工和深加工领域不足,是菲律宾水果产业投资重点。 

  二、菲律宾政府积极吸引对菲农业投资 

  菲律宾政府在农业吸引投资上具有较高热情,在《菲律宾综合投资法典》及《2017-2019年投资优先计划(IPP)实施指南》中都将农业作为菲律宾优先投资领域之一。菲律宾吸引中国农业对菲投资持续增长。中国与菲律宾1992-2016年期间,签署了11份涉及农业贸易及投资合作的多双边协定。2017年,中菲两国政府农业及渔业合作联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双方就推动两国农渔业合作、水产养殖、水稻种植、玉米种植与加工和农机技术示范引进等领域投资与合作进行沟通。2019年联委会第六次会议即将于7月在华召开,中菲双方将议定《2020-2022年农业合作行动计划》的合作领域和投资重点等。 

  三、中国对菲农业“走出去”稳步推进 

  目前中国在菲律宾开展种植业、畜禽水产及农机方面农业投资合作的企业取得了积极的投资效果。 

  隆平高科在菲律宾共有三大板块的工作,第一是援菲律宾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第二期),第二是承办国家援外培训任务,培养菲律宾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第三是隆平高科在菲律宾的境外直接农业投资,包括独资成立的菲律宾研发中心,与菲律宾合资成立的水稻种子产业化公司。新希望集团在菲律宾片区下辖中吕宋公司、塔拉克公司、布拉干公司、伊莎贝拉等四家公司,总投资逾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涉及畜禽水产饲料的生产与销售,目前片区经营业绩显著,正逐渐成为菲律宾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农牧企业,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联重科自进入菲律宾市场以来,积极扩展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业务,目前年销售收入位于在菲中国机械企业前列。旗下农机业务目前已覆盖菲律宾主要农业产区,在全国12个地区设有销售和服务中心,致力于为菲律宾农民提供农业经济高效的机械化方案和服务支持。水稻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等产品为中国企业在菲销售数量第一,且拖拉机、水稻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烘干机等主打产品已通过菲律宾国家农机检测中心测试,列入菲农业部采购目录,是目前列入采购目录产品最多的机械生产企业。 

  四、对菲农业投资有关建议 

  中国在种植业、农机设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具有相对较强的优势,可以较好对接菲律宾农业发展的物质投入以及产业链升级需求。中国企业可利用菲律宾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及双边农业合作发展机遇,开展互惠互利的农业投资合作。 

  一是扩大我对菲大米出口贸易,继续加强水稻技术合作。菲律宾国内对大米等农产品的需求较大并不断增长,我国大米产量总体增长,除具有对菲出口潜力外,还可继续扩大对菲水稻产业技术援助与合作。建议加强优质水稻品种在菲示范和技术转让,提高水稻品质和单产,完善水稻种植的基础设施条件,推广机械化作业技术。 

  二是加强水果生产与加工技术的投资合作。香蕉、芒果等一直是菲律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热带水果产业。建议中国企业可以考虑扩大在菲优势产业合作基础,与菲律宾当地企业开展投资合作,在香蕉、芒果等水果产业上合作扩大生产基地面积,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配套,优化技术示范效果,打造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完善农产品初级加工,扩大海外出口。 

  三是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合作。菲律宾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覆盖程度都较低。建议中企对菲提供必要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和专家互访,在促进农机本地化设计改造上进行深入合作。还可在菲果蔬加工、食品安全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等领域具有发展农业机械的潜力,扩大中国农机产品出口到菲,向菲提供农业机械配套信息技术服务。 

    

  (双边合作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