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
中非农业信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对外投资>中非农业信息
中非农业信息摘报2018年第5期
发布日期: 2018-06-05 发布单位: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浏览量:

  一、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援非农业动态

  日本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300万美元救助索马里儿童  日本政府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300万美元资金,以救助索马里受旱灾影响的儿童。预计此项拨款将帮助索马里中部和南部地区受干旱影响最严重的一些社区。部分资金将为50所学校的1万名儿童提供全方位服务,提供安全饮用水并进行卫生安全教育。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索马里大约有280万儿童受到干旱影响,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正在努力协助索马里应对这种状况,改善索马里农业生产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信息来源:African Farming,2018-04-18

  美国国际发展署将提供2600万美元扩大乌干达和刚果(金)咖啡出口

  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将通过一家非盈利企业向乌干达和刚果(金)提供2600万美元援助,以提升两国咖啡产量并扩大出口。该项目计划在刚果(金)投入2300万美元,培训15000名当地民众适应气候变化和合作化经营,并优化和完善咖啡处理设备,在乌干达则将投入300万美元培训3万名当地民众。USAID驻刚果(金)代表表示,此举将在两国建立全新的产业价值链,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并推动国家经济增长。

  信息来源:乌干达每日观察报,2018-04-26

  德国支持刚果(金)东部冲突后地区的小农恢复生计  德国捐赠3500万欧元支持刚果(金)东部冲突后地区的小农恢复生计。在该资金支持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了一个创新型合作项目,加快恢复当地经济以及小农的粮食生产。

  德国的捐赠意味着南、北基伍省有18万人将在未来三年获得帮助。这笔资金来自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将通过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划拨给WFP和FAO。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04-18

  意大利在坦桑尼亚实施造林计划  据报道,在意大利合作发展署推动下,坦桑尼亚实施重新造林计划,目前已在阿鲁沙地区种植2500棵树木,以加强坦桑尼亚北部地区的对土壤、水源等的保护能力,应对气候变化。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卫报,2018-04-17

  欧盟注资1800万美元改造乌干达牛肉产业链  欧盟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乌干达30个地区开展牛肉产业链改造项目。该项目预计投入资金1800万美元,将对乌牛肉生产、处理、运输、零售和消费等环节进行改造,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牛肉全产业链。目前,乌干达牛肉因不符合国际卫生标准和动物检疫标准,不能在国际市场出售。该项目实施后,将成为乌干达降低贫困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

  信息来源:乌干达每日观察报,2018-04-25

  2007年以来欧盟在水资源领域对埃及提供资金近20亿欧元  2007年以来欧盟在水资源领域对埃提供资金近20亿欧元,其中直接赠款近4.25亿欧元;实施项目16个,直接受益人口达1150人;向中小农业企业提供3600余笔贷款,支持2.6万多个农户增加农业产出;欧盟还将帮助埃及完成6000多公里水网和污水管线建设,将新建或扩建120个污水处理厂和60个水加工厂。

  FAO官员Pasquale Steduto称,埃及灌溉用水占用水量的90%。

  信息来源:埃及每日新闻,2018-05-14

  印度向坦桑尼亚提供5亿美元优惠贷款  印度政府通过印度进出口银行向坦桑尼亚提供总额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报道称,该笔贷款将为坦桑尼亚23个城镇的供水项目提供资金。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每日新闻,2018-05-12

  二、国际组织援非农业动态

  联合国:500万人食不果腹 西非萨赫勒急需援助  FAO、儿基会与WFP今天警告,干旱、粮价高企和冲突迫使西非萨赫勒地区500万人口需要粮食援助,160万儿童面临罹患急性重症营养不良的风险,250万牧民及农牧民需要紧急生计援助,国际社会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三家联合国机构表示,2017年,毛里塔尼亚南部、塞内加尔北部,以及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乍得的部分地区降水不足,造成牲畜死亡、农业歉收,影响生计,导致粮食匮乏的“饥荒季节”提前到来。同时,萨赫勒地区武装冲突升级,动荡不安加剧,扰乱基本服务和生产活动,影响社会融合,迫使成千上万的人逃离家园。

  上述三家机构联合呼吁合作伙伴与捐赠者提供紧急支持,帮助减轻萨赫勒地区正在不断恶化的状况。WFP需要2.84亿美元,以便在青黄不接的时节为350万人提供食物和营养援助。儿基会需要2.64亿美元,来帮助98万9千名面临急性重症营养不良威胁的儿童,向他们提供治疗性食品、饮用水、卫生设施和教育服务。而FAO则需要1.28亿美元,其中4500万将用于对250万已经提前开始转场放牧的牧民和农牧民进行紧急援助。

  信息来源:联合国新闻,2018-05-03

  人道机构开展史上最大规模霍乱疫苗接种 惠及非洲五国200万人  由于非洲各地暴发的霍乱疫情不断激增,人道机构已经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霍乱疫苗接种运动。赞比亚、乌干达、马拉维、南苏丹和尼日利亚五个国家有超过200万人正在接受口服霍乱疫苗。

  此次疫苗接种活动由全球疫苗联盟资助,疫苗来源于全球库存。这些活动预计将于6月中旬完成,由各国卫生部和“全球控制霍乱工作队”的合作伙伴执行,主要是为了应对最近暴发的霍乱疫情。

  世卫组织通过其非洲区域办事处定期向频繁受非洲霍乱影响的国家提供技术和业务支持。特别是自2018年初以来,世卫组织牵头在技术知识方面提供指导,与五个国家的卫生部门展开密切合作,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对这些活动进行计划和执行,力争到2030年将霍乱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90%。

  信息来源:联合国新闻,2018-05-07

  南苏丹冲突升级:数千平民处境危险 和平进程面临威胁  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今天表示,南苏丹团结(Unity)、琼莱(Jonglei)和中赤道(Central Equatorias)州等地爆发暴力冲突,对数以千计的平民和提供急需援助的人道主义机构造成严重影响。特派团在声明中提到,有数千平民逃到沼泽和丛林地带躲避,无法获得包括食物、清洁用水和医疗服务在内的急需援助。

  信息来源:联合国新闻,2018-04-27

  索马里中部爆发洪灾50万人受到影响  索马里中部地区近期发生了大规模洪灾,导致约50万人受到影响,许多流离失所者需要紧急援助。联合国2018年人道主义响应计划所需资金为15亿美元,目前已经获得了2.82亿美元,另外还包括一项1亿美元的捐助承诺。这些资金不足以支持正在进行的行动,并且不足以支持强有力的应对洪水的措施。

  虽然大雨将缓解索马里的干旱天气,但洪水正在加剧该国已经十分脆弱的人道主义状况,估计有540万人需要援助,其中270万需要紧急救生援助。

  信息来源:联合国新闻,2018-04-30

  联合国粮农组织帮助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提高弱势家庭的复原力  FAO为马里和毛里塔尼亚的弱势家庭制定了一揽子现金和生计支持。其家庭收到多个无条件现金转移或山羊、动物饲料和现金组合,称为现金+。此外,他们还获得良好的家畜饲养和人类营养方面的培训。

  干预一年后评估显示所有参与家庭的收入都有所增加(毛里塔尼亚平均22%),而粮食不安全状况则有所下降(毛里塔尼亚11%,马里为5%)。获得现金+支持的家庭比仅接受现金的家庭获益更大,因为他们在满足其家庭需求的同时使其生计多样化。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04-24

  加强中非境内受危机影响的家庭的复原力  FAO通过在中非2000个村庄建立社区团体和农村储蓄贷款协会,帮助了近5万个家庭。此举不仅加强了弱势群体的社会凝聚力,还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

  此外,FAO还提供农业投入(农作物和蔬菜种子、工具)、加工设备(木薯磨粉机和花生剥皮机)和牲畜(山羊、猪和家禽),还提供家畜饲养和农业实践培训。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04-20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支持安哥拉增加粮食安全并应对气候变化

  IFAD总裁Gilbert F. Houngbo与安哥拉大使及常驻共同签署农业复苏项目(ARP),将促进本格拉(Benguela)、库内内(Cunene)和威拉(Huila)约8000名安哥拉小农家庭的粮食和营养安全。该项目总投资760万美元,包括来自IFAD(500万美元贷款和100万美元赠款),安哥拉政府(70万美元),FAO(50万美元),受益者(40万美元)。

  自1991年以来,IFAD资助安哥拉7个农村发展项目,总金额为1.473亿美元,IFAD投资8200万美元,直接惠及268600户农村家庭。

  信息来源:国际农业发展基金,2018-05-15

  IFAD支持几内亚提高农民收入  IFAD与几内亚签署了一项新融资协议,这将帮助几内亚6万5千多农户提高收入,改善饮食,提高他们应对气候的能力。该项目将针对该国最贫穷和最脆弱的上、中几内亚地区的15个县区。该项目总投资9710万美元,包括来自IFAD(1550万美元的贷款和1550万美元赠款),欧佩克国际开发基金(1500万美元),比利时粮食安全基金(500万美元),几内亚政府(1100万美元)和受益人(430万美元),3090万美元的融资缺口将由IFAD融资伙伴承担。

  自1980年以来,IFAD资助几内亚14个农村发展项目,总金额为4.696亿美元,IFAD投资2.44亿美元,直接惠及651450户农村家庭。

  信息来源:国际农业发展基金,2018-05-14

  IFAD启动价值100万美元项目扩大东非农业规模

  IFAD已经启动一个价值100万美元的项目,为东非参与农业的青年提供金融服务,旨在消除乌干达、肯尼亚和卢旺达的贫困、饥饿和粮食不安全状况。该项目有望惠及大约1万名农村青年。

  东非农民联合会(EAFF)主席Elizabeth Nsimadala表示,此项目将为青年提供机会,推动新型农业和农业企业发展。东非共同体(EAC)首席秘书Susan Koech表示,东非地区的农业部门可以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并有助于减少非洲青年向外国迁移,从而将该地区从食品净进口国转向净出口国。

  信息来源:国际农业发展基金,2018-04-27

  非洲开发银行(AfDB)助力发展为埃塞俄比亚农业企业  AfDB通过农业快速追踪基金(AFT)为埃塞俄比亚两个农业企业发展项目提供资金: Zebad咖啡加工公司将获得15万美元,保障商业区咖啡农场和优质咖啡加工设施项目的可持续性;HAE Spice and Baltina有机农业公司将获得19.5万美元,用于进行有机红辣椒和热带香料的研究。

  AFT由AfDB负责管理,由美国、丹麦和瑞典政府资助,为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以促进非洲中小企业(SMEs)的腾飞。这些项目涵盖从生产到营销的各个领域,为小农提供支持,促进粮食安全,鼓励妇女参与并赋权。

  信息来源:非洲开发银行,2018-05-07

  三、非洲农业发展动态

  非洲的出路——农业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对2018年经济增长前景的展望,全球5个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有4个在非洲。近十几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历了相对高速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却没有能够转化成为其缓解贫困的动力。1981年至201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贫困发生率仅从51.5%下降到41%。实际上,非洲减贫的关键在于农业的增长,因为非洲国家的人口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农业发展的落后不仅成为减贫的阻碍,也成为非洲推进工业化的障碍。

  非洲国家在短期内尚不具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但是并不意味非洲农业发展和减贫就没有出路:第一,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第二,建立连续性的农业政策体系;第三,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力;第四,提高小农的农业生产效率;第五,充分用好外部投资对农业的促进作用。

  实际上,非盟及非洲国家已经认识到农业对于非洲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非盟《2063年议程》中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发挥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非洲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未来,非洲农业发展要充分建立在本国实际情况和需求基础之上,对于外部经验的引进要加以鉴别,并根据实际作出适当改造。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2018-05-08

  美国把贸易战火引向非洲  美国政府近日宣布终止卢旺达在《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项下所享受的零关税待遇60天,直到卢旺达降低对美国输入卢旺达市场二手服装的关税壁垒。此举明确显示,美国政府开始放弃自2000年以来对非洲的贸易援助,其对美非经贸关系的看法已经开始从双边贸易协定的偏好出发,向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发动贸易战,可能对非洲大陆的未来经济预期产生极大影响。

  信息来源:商务部新闻办,2018-04-20

  北部非洲

  埃及棉花出口需求难以满足 政府积极提高产量  2016/17年度埃及棉花产业经历了历史性重创,棉花产量降至历史新低,2017/18年度埃及国家农业部为了改善局面采取多项补救措施,其中包括通过改善和提高长纤维和中等长度棉花的产量来促进棉花产业,同时还计划将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到224208英亩(约为907万亩),以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

  埃及棉花出口商协会主席Nabil al-Sanrisi称,尽管本年度埃及棉花产量有所增加,但目前的产量仍无法满足高水平的出口需求。埃及政府需要确保2018/19年度的棉花产量至少达到200万公担(约20万吨),才能满足全球需求。

  埃及国家棉花改善基金主管Adel Abdul Azim称,2018/19年度埃及的棉花种植面积将增加到415200英亩。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间,埃及的棉花出口量累计下降了4%。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4-16

  摩洛哥农业前景广阔  摩洛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9%。全国可耕地面积895万公顷,从业人员423万,占全国总劳动力的42%,对国内需求有重要影响力。农渔部提出了新型农业发展规划“绿色摩洛哥计划”(Green Morocco Plan),旨在发展现代集约型农业,使小规模农业现代化并提高农民收入。到2020年,农业领域投资额达到1500亿迪拉姆(约150亿美元),农民收入提高2-3倍,创造150万个就业岗位。为保障该计划顺利实施,摩建立农业发展署,每年投资10亿美元,一方面实施可为农业产品和农业食品提高附加值的上千个新项目,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通过落实困难乡村地区545个小农场项目来支持小农农业。就目前来讲,这一计划也将逐步发挥效益。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5-09

  摩洛哥上调小麦进口关税  鉴于谷物有望获得高产,摩洛哥政府近期批准把普通小麦进口关税从前期的30%上调恢复至135%,今年10月31日前实行。该国根据供需形势对进口关税进行定期调整;去年10月份关税下调至30%(FPMA粮食政策)。在5-7月收获期期间,关税往往会进行上调,从而保护本国生产者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预测2018年小麦收成为710万吨,与2017年持平,尽管雨季开局推迟,但产量高于常年水平。该国严重依赖小麦进口满足消费需求,其中欧盟和黑海区域是该国普通软粒小麦的主要来源地。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05-15

  摩洛哥与欧盟的渔业协定  欧盟理事会授权欧盟委员会与摩洛哥就渔业协定进行谈判。谈判旨在对将于2018年7月14日到期的渔业协定进行续约。此前的渔业协定允许来自11个欧盟成员国的120只船只在摩洛哥沿岸捕鱼,是欧盟与摩洛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信息来源:摩洛哥Médias 24,2018-04-16

  摩洛哥2017-2018农季粮食增收  摩洛哥农渔部表示,2017-2018农季,摩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为450万公顷,同比下降16%,平均单产增长23%,达到每公顷21.8公担(1公担=0.1吨),总产量有望达9820万公担,同比增长3%,其中,软质小麦为4810万公担,硬质小麦2280万公担,大麦2730万公担。农业增收主要归功于今春降水充沛且时空分布均匀。

  信息来源:商务部新闻办,2018-04-24

  东部非洲

  欧洲对东非牛奶出口量显著增加  东非正成为欧洲牛奶出口的重要境外市场。牛奶出口占欧洲农产品价值的15%,是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牛奶较东非本地所产牛奶而言,成本更加低廉。考虑到本地企业的竞争力,肯尼亚乳制品加工商协会主席对进口牛奶的倾销行为表示担忧。目前,肯尼亚牛奶的年产量为55亿升,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分别为22亿升和20亿升。肯尼亚人均奶消费量为120升,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分别是47升和54升,远低于世界健康组织建议的200升。欧洲牛奶生产商因此将东非作为重要市场进行开发。

  信息来源:乌干达每日观察报,2018-05-02

  埃塞俄比亚:潜在的非洲“中国”  据报道,有经济学家认为埃塞俄比亚有着种种发展经济的优良条件,可能成为非洲的“中国”。

  埃塞俄比亚增长和转型计划旨在到2025年将其经济推向中低收入阶层,这将使他们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该国一直在努力吸引外国投资来推动制造业和工业部门。埃塞俄比亚被非洲投资指数(AII)评为2018年最具吸引力的非洲国家第七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拥有着过亿的人口、与主要国际市场接近、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迅速改善的基础设施,埃塞俄比亚日益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优质目的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下一年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增长率为8.5%,预计埃塞俄比亚将重新夺回其作为非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的地位。根据IMF的数据,该国在过去十几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0%。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未来几年可能的强劲表现使埃塞俄比亚展望前景乐观。

  信息来源:埃塞俄比亚先驱报,2018-05-08

  埃塞俄比亚高潜力商品市场分析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产值占GDP约40%,工业产值仅占15%。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咖啡大多生长在海拔1400-2400米的高原上。近年来牲畜、毛皮以及咖啡、鲜花、芝麻等经济作物的出口成为埃塞创汇的支柱。

  咖啡

  埃塞俄比亚生产世界上最好的阿拉比卡咖啡。与其他咖啡生产国相比,埃塞俄比亚咖啡种类更加多样。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由于其特殊的香气和味道为世界人民所喜爱,适宜与其它国家出产的咖啡混合。目前埃塞俄比亚咖啡出口排名世界前五,但以生豆为主,附加值低,政府希望引进咖啡深加工项目。

  芝麻

  芝麻生产在过去五年翻了一倍。埃塞俄比亚生产各类芝麻,在国际市场上深受喜爱。目前埃塞正努力提高产量,发挥更大生产潜力。芝麻的附加值也亟待提高,包括生产芝麻油及运用于食品加工业的原材料。

  肉

  就家畜数量来看,埃塞俄比亚(家畜数量为5500万头)排名非洲第一和全球第十。肉类加工在埃塞俄比亚发展潜力巨大,而目前主要采用传统小规模作坊。埃塞俄比亚已拥有成熟的生肉贸易伙伴,包括沙特阿拉伯、迪拜、埃及、也门、刚果、布拉柴维尔、科特迪瓦。

  家禽

  埃塞俄比亚对鸡肉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政府近期生产目标产肉164吨,产蛋39亿枚。此目标将通过2020年前改善家禽品种来实现,更需要引进大中型现代化养鸡场。

  乳制品

  牲畜数量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高繁殖率为促进乳制品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丰富的原材料期待外国投资商来埃塞发展乳制品业。

  蜂蜜

  埃塞俄比亚盛产蜂蜜,蜂蜜是该国一些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作来源,多样的农业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孕育了蜜蜂的多样性。埃塞俄比亚是世界第十大蜂蜜生产国,非洲国家第一大生产国。其蜜蜂蜡生产和出口排名世界第四。由于生产加工条件落后,加上包装简陋,蜂蜜加工产品出口并不可观。外国投资商可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包装借助纯正优质的蜂蜜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5-09

  埃塞俄比亚小麦供应处于危险的低水平  埃塞俄比亚粮食贸易企业(EGTE)向埃塞俄比亚的九个地区和两个行政机构分发小麦,但由于其推迟从国外采购小麦,该企业的库存即将告罄。这也意味着,埃塞或将面临小麦短缺的困境。

  该企业每月向贸易局、大学和监狱管理部门分发64万公担小麦,而其库存只剩下5万公担,这导致它们不得不推迟本月的小麦分发。目前,有400万公担的小麦正在采购过程中,但这将需要两个多月才能达到EGTE。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4-24

  肯尼亚玉米进口激增冲击本土玉米种植户  预计在下一次收获之前,肯尼亚还将短缺500万袋玉米。肯尼亚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经济调查中表示:“在本报告所述的一年里,面粉厂免税进口了玉米。这导致2017年玉米粉产量增加9.8%,达到66.94万吨。”

  通常,肯尼亚每年向国内市场供应约4200万袋玉米,用于食品、动物饲料、加工食品、种子和其他产业领域。肯尼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肯尼亚从墨西哥、南非、乌干达、乌克兰和俄罗斯免税进口了创纪录的1400万袋玉米,这使得其供应量超过了肯国内消费量。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4-28

  肯尼亚将大力推广转基因棉花种植  肯尼亚政府正采用推广种植转基因棉花的方式来振兴纺织和服装行业,提升生产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期望至2022年,贡献率能由目前的9.5%提高到15%。

  去年,肯尼亚成立了一个国家特别工作组,负责监督转基因棉花在未来5年的商业化运营。工作组成员Rajeev Arora先生表示,国家棉花产量五年内有望从目前的5500吨提高至5万吨,政府的目标是通过棉花种植行业创造68万个直接就业岗位,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将保障肯尼亚棉花自给自足,取代目前的价值12亿肯尼亚先令(1187万美元)的棉花进口,并通过出口创造87.5亿肯尼亚先令(8600万美元)的外汇。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4-25

  坦桑尼亚食用油短缺引发不安  在过去几天里,由于食用油价格有较明显的上涨,市场的不安情绪日益加剧。食用油供应商将导致短缺的责任归咎于坦政府机构不作为。坦总理要求坦桑国内所有食用油供应商必须在3天内拿出全部库存,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故意造成斋月前食用油短缺的假象,否则坦政府将采取行动,严厉打击这些供应商。

  报道称,坦桑尼亚仅能够制造自身市场所需食用油的30%,其余70%依靠进口。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卫报,2018-05-09

  2017年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出口收入增长  坦桑尼亚央行近期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2月,桑给巴尔上一年度出口收入增长了21.6%,出口总值达4899.4亿坦先令(1人民币≈356.55坦先令)。

  丁香、海草和加工制造产品是桑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的96.8%。其中,丁香出口额达1144亿坦先令,出口量6586吨。海草出口额70.4亿坦先令。此外,海产品出口也有较大幅度增加,主要包括鲜的活章鱼、鱿鱼、大虾、龙虾、螃蟹等。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每日新闻,2018-05-03

  坦桑尼亚总统的访问增加了农业合作伙伴的信心  坦总统马古富里近期访问了伊林加地区。访问期间,他出席了一家从事大豆加工、家禽养殖、饲料加工和仓储的本地公司的开业仪式。该公司是坦桑尼亚南部农业增长走廊合作计划(SAGCOT)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报道称,该访问增加了合作伙伴国家和国际组织对SAGCOT的信心。该合作计划由坦政府、英国援助署、挪威驻坦使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援助署、世界银行集团和非洲农业发展集团提供资金。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每日新闻,2018-05-07

  坦桑尼亚政府拟取消食糖进口禁令  坦总理马贾利瓦5月3日宣布坦政府将取消食糖进口禁令,以打消公众对食糖价格飞涨的恐惧。目前坦桑尼亚食糖委员会已经着手工作,政府也会采取措施稳定食糖价格。据悉,坦每年食糖需求量为45万吨,本国食糖年产量仅为32万吨,存在较大缺口。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公民报,2018-05-03

  乌干达对肯尼亚牛奶出口势头强劲  乌干达对肯尼亚牛奶出口量明显增加,以LATO和FRESH DAIRY两种品牌势头最为强劲。肯尼亚乳制品加工商协会主席表示,乌牛奶生产成本更低,因而销售价格更低。乌是牛奶和奶制品的主要出口商,出口总额从10年前几乎为零到目前约为8000万美元。在东非市场中,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由于需求量小、购买力低等原因,乌牛奶出口以上两国仍面临阻碍。

  信息来源:乌干达新景报,2018-05-02

  乌干达北部地区启动民生援助项目  近日,乌政府与欧盟合作,在乌北部地区启动了价值6657亿先令(约合1.5亿欧元)的民生援助项目,该项目被命名为北部乌干达发展倡议,实施期限为五年,旨在改善当地的食品安全等。

  在1.5亿欧元项目资金中,乌政府出资1200万欧元,其余部分则由欧盟国家和部分联合国机构出资。

  信息来源:乌干达每日观察报,2018-05-06

  南部非洲

  安哥拉计划重新启动棉花种植  安哥拉农林部正在考虑资助项目,在北部的马兰热省重新启动棉花生产。安哥拉农林部长Carlos Alberto Jaime表示,农业部正在与中国和日本商讨,为重新启动棉花种植提供资金。

  安哥拉的棉花种植面积约为1万公顷,沿着卡帕达农业-工业中心(PAC)的周边地区进行。目前,安哥拉农业部正在考虑如何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收益,促进该国经济多元化。

  信息来源:安通社,2018-04-19

  玉米价格推高马拉维3月份通胀率  马拉维国家统计办公室(NSO)数据显示,不断上升的玉米价格将3月份通胀率推升2.1个百分点至9.9%。玉米是马拉维的主食,玉米价格在CPI价格篮子中占比达45.2%。分析家认为玉米价格带动通胀率上升的趋势还将持续几个月。不过,去年玉米十分充足,市场价格稳定,政府储备有24万吨玉米,足以供给全国。

  信息来源:马拉维国民报,2018-04-18

  2018年马拉维烟草预计增产38%  马拉维烟草局(TCC)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马第一创汇作物烟草产量1.07亿公斤,创汇2.12亿美元(约合1550亿克瓦查),同比减少23%;2018年烟草产量预计达1.47亿公斤,同比增加38%,如烟草市场价格稳定,拒收率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今年烟草创汇将大幅增加。

  信息来源:马拉维每日时报,2018-04-27

  莫桑比克欲重回腰果最大生产国地位  莫桑比克打算在未来三年内重回最大腰果生产国之一的地位,但有经济学家表示,有必要改善农业部门的各个方面。

  2017年,莫桑比克生产腰果产量达14万吨,这是近30年来产量最大的一年,有专家认为这是该行业复苏的迹象,他相信在未来三年内,将达到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约20万吨。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4-23

  南非农村发展与土地改革部表示希望加快农业用地管理法案立法  南非农村发展与土地改革部长马沙巴内日前表示,农业用地管理法案的出台将有助于快速推进南非土地改革进程,并希望能在本财年内推出这部法案。该法案于2017年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农业用地的所有权问题,特别是禁止外国投资者获取南非土地的所有权。

  信息来源:南非每日商报,2018-05-14

  南非2018年葡萄采收减少15%  南非葡萄酒行业组织(VinPro)在近日报道,受恶劣的天气状况影响,南非2018年葡萄收成较2017年减少了15%。

  至于2018年葡萄果实的质量,该组织的葡萄栽培顾问经理弗朗索瓦·维罗恩表示,这一年份的果实尺寸比以往小,但含有充足的风味物质和色素。此外,采收季凉爽的天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葡萄藤的压力。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5-14

  业内专家表示南非2018年食品价格通胀水平将温和上涨  南非农业商会经济学家赛洛博指出今年早期数据表明南非2018年食品价格通胀水平将温和上涨,农业出口势头预计较为强劲。全年预计小麦种植量将增长2%,玉米种植量将增长5%,菜籽种植量将增长7%。

  信息来源:南非每日商报,2018-05-07

  南非政府计划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开拓出口市场  据悉,南非政府计划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刺激其经济潜力,开拓出口市场。对智能产业政策的设计,即识别和支持高价值农业部门,比如鲜果业,是政府在真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轻松取胜。

  正如南非财政部长莫斯科蒂·扎瓦尼在2018年预算中指出,农业在继2017年经济衰退之后引领经济走向复苏。在未来三年内,南非政府会将2018年的4000万兰特(约合人民币2029万元)预算分别分配于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门,用于升级分析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未来出口业会因此发生显著变化。

  信息来源:南非Business Live,2018-05-02

  南非大幅下调小麦进口关税  4月6日,政府把小麦进口关税从每吨716.3南非兰特(59.3美元,2017年12月中旬开始实行)下调至394.9兰特(32.7美元)。45%的下调幅度是由国际市场近期价格上涨触发的(FPMA国际价格)。该国实行关税调整的条件是,当基准美国2号硬红冬麦出口价格与基础价格(估计为每吨279美元)相比连续三周乖离10美元以上时进行关税调整。南非小麦进口约占该国国内需求的一半,而该国也向邻国少量出口小麦。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04-18

  赞比亚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致力推动农业发展  在未来10至20年内,全球气候或将继续恶化,赞政府应采取措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从长远来看,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农民需要应用灌溉技术,以维持农作物产量。赞农业部等相关部门有必要提前规划,通过应用各种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多样性,使农业发展适应气候变化。

  世界银行通过非洲农业生产多样化及其对恢复力的影响(PRODIVA)和赞比亚综合森林景观项目(ZIFLP),致力于赞比亚的农业风险管理,以推动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改善生计和恢复力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信息来源:African Farming,2018-05-02

  西部非洲

  中非合作机制对布基纳法索吸引力增大  5月26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布基纳法索外长巴里举行会谈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布基纳法索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日两国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近年来,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9月,中国将主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推出新举措,掀起中非合作新高潮。布由于未与中国建交,不是中非合作论坛成员国,很难享受论坛红利。布希望通过与台湾当局“断交”,向中国示好,参与论坛机制,分享中非合作好处。

  信息来源:观点中国,2018-05-28

  中布双边经贸关系  中国曾向布基纳法索提供经济援助,建成了医院、政府办公楼、体育场等项目。2017年中布贸易额约为2亿美元,同比上升31.1%,其中中方出口额为1.8亿美元,同比上升29.6%,进口额为0.2亿美元,同比上升46%。中国主要向布基纳法索出口机电产品,进口棉花。2011年,中方曾与棉花四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建立双边棉花合作项目,提供优良棉种和农机、化肥等物资,进行棉花种植技术示范和推广,开展多边和双边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支持双边企业合作项目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链拓展等。

  信息来源:外交部网站,2018-05

  国际伊斯兰贸易融资合作组织资助布基纳法索1.2883亿美元发展棉花产业  国际伊斯兰贸易融资合作组织(ITFC)(伊斯兰发展银行集团子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2883亿美元的融资协议,SOFITEX作为执行代理为布基纳法索2017-2018棉花季节融资。ITFC首席执行官Hani Salem Sonbol强调此协议将对农民改善生活条件的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自2008年ITFC成立以来,布基纳法索已从超过9.25亿美元的融资中受益。

  信息来源:African Farming,2018-01-03

  2017年贝宁棉花产量创历史新高  贝宁是非洲棉花四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之一,该国棉花产业发展态势一直在增长。据贝宁棉花协会(AIC)估算,2017-2018棉季贝宁棉花产量将达57.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贝宁棉花喜获丰收,主要原因是实施了棉花种植强化计划,吸引了更多棉农种植棉花,再加上及时引进充足的优质农业生产资料和棉种。此外,去年有利的降雨量以及国家棉花合作社联合会、各省市的农村合作社的大力动员,最终取得了棉花丰收。2016年,贝宁棉花协会接管棉花业时曾承诺进行复兴该行业的“白金革命”,此次高产是棉花协会与贝宁政府密切配合所取得的成果。

  信息来源:贝宁民族报,2018-04-19

  科特迪瓦政府将严厉打击农产品非法交易  科特迪瓦政府近日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对农产品非法交易及走私进行严厉打击。农产品非法交易及走私已对科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威胁,对此科政府将采取严厉措施进行打击。对于农产品,尤其是可可、咖啡、棉花、腰果和橡胶类产品,在采购、销售、存储、流通及出口等环节,如未获批准非法交易,将被判处最高10年的有期徒刑和最高5000万西非法郎(约合9万美元)的罚款,此外非法交易产品及所用交通工具将被没收。

  信息来源:科特迪瓦博爱晨报,2018-05-04

  2018/19年度科特迪瓦棉花产量预计将增加  据报告,2018/19年度科特迪瓦籽棉产量预计为40万吨,同比增长4%,皮棉产量预计为72.5万包。在国内棉花增产和出口需求扩大的带动下,棉花出口量预计为65万包。

  近几年,科特迪瓦政治危机消除,棉花生产逐渐恢复,生产投入持续增加,棉花质量不断提高,目前三分之二都是一级棉。科特迪瓦棉花主要出口到亚洲,少量出口到欧盟和土耳其。最大买主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中国、巴基斯坦和泰国也有少量进口。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5-08

  科特迪瓦致力于发展原材料加工业  尽管面临主要出口产品可可价格下跌的挑战,科特迪瓦经济在2017年实现7.4%的增长,说明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并没有带来致命影响。科特迪瓦正致力于发展原材料加工业,增加其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将可可豆加工为可可脂和巧克力再出口。此举有助于增加经济发展多样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贫穷。

  信息来源:科特迪瓦阿比让新闻网,2018-04-20

  几内亚国民议会批准农业发展项目  近日,几内亚国民议会召集全体会议,审议并批准了Gaoual、Koundara、和Mali的农业发展项目。此项目由伊开行提供贷款,共2500万美元。据悉,此项目包括2100公顷土地的整治和167公里乡村道路的整修。

  信息来源:西非华声,2018-05-04

  几内亚市场上销售的90%食品调料不合格,相关部门将整治  几内亚总统府负责禁毒、打击有组织犯罪和经济犯罪任务的秘书处近日宣布,该部门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对食品调料和汤料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在被调查的95个品牌中,仅有9个品牌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秘书处已与几内亚商务部进行沟通,将共同进行整治工作。商务部将对进口食品严格把关,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发放进口许可证书。另外,号召民间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市场整顿行动中来。

  信息来源:商务部新闻办,2018-05-03

  农牧民冲突影响尼日利亚农产品出口  为提高非石油产品出口,尼政府于2017年6月底启动山药出口行动,目标是向美国、加拿大、阿联酋、以及欧盟国家月出口山药480吨,从而在未来四年获取百亿美元的额外外汇收入。但目前尼出口山药的主产区贝努埃州,农牧民冲突日益升级,血腥杀戮事件增加,致当地近10万农民放弃农田耕种,逃离家园到临时庇护所,从而严重影响到山药的生产和政府的出口目标。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商业日报,2018-05-03

  尼日利亚亟待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保障粮食安全  在日前举行的农企与粮食安全峰会上,尼农业部长表示预计到2050年尼人口将突破4.5亿人,而多年来,尼粮食增长步伐跟不上人口增速,人口的繁荣,伴之而来的是粮食供应和资源的巨大压力。

  尼农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变:以私营部门为核心推动创新为基础,提高粮食产量;当前,尼农民平均年龄65岁,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农业已势在必行;获得信贷是尼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全球农业贷款利率平均为2.5%至3%,尼政府正在推动农业贷款利率下降至5%,如若不然,尼农业发展将无路可走;粮食育种要积极引资引入合作伙伴;畜牧业要建立大型牧场,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业保险等,采取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降低农业发展风险,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保证粮食安全才可确保尼经济的持续繁荣。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商业日报,2018-05-02

  尼日利亚正与其他西非国家合作实现木薯产量翻番  尼日利亚正在与其他西非国家合作,希望在2050年前实现木薯产量的翻番,应对人口增长而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尽管非洲木薯产量已占到全球总产量的55%,但该地区每公顷产量只有10吨,而亚洲地区的单产水平达到了21吨,因此提高西非地区的生产率具备潜力,同时提高土地资源效益也是必然趋势。木薯作为非洲地区传统主食,通过建立高效的产业链,可有效保障西非地区未来粮食安全问题。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抨击报,2018-05-06

  2017年尼日利亚腰果产量增加三成出口额提高到4.02亿美元  据尼腰果协会的信息,2017年,尽管有气候异常问题,但尼腰果产量仍然提高了29%,腰果产量达到22万吨,农户及出口商的腰果出口额达到4.02亿美元,较2015年的2.5亿美元、2016年的3亿美元出口额有大幅提高。因素之一是目前腰果种植农户增加。腰果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尼出口腰果产品中仅有10%为本地加工品,其余全部以原料形式出口,对此,协会将继续寻求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的出口。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商业日报,2018-04-24

  尼日利亚政府批准投资107亿奈拉再建10座稻米加工厂  尼日利亚政府批准投资107亿奈拉在尼六个地理大区再建10座稻米加工厂。10座加工厂分别位于凯比、赞法拉、贝努埃、、科吉、巴耶尔萨、阿南布拉、卡杜纳、尼日尔、奥贡、包奇州,这10座加工厂日加工稻米将可达到100吨。

  据悉,为加快粮食自给足,尼36个州中有30个州都在种植稻米,几年前的报告,尼至少需要100座大型稻米加工厂,才可满足国内稻米的生产加工需要,目前尼已建成21座,现再建10座,是政府的明智之举。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先锋报,2018-04-26

  多哥农业亟待转型  多哥政府意识到,只有促进农业升级转型,才能实现蓬勃发展。目前,多哥与非洲开发银行(AfDB)密切合作,计划在全国建立农业试验点。第一个试验点将在Kara(北部)进行。

  多哥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产业,政府将会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8-04-16

  中部非洲

  马达加斯加精油出口供不应求  马达加斯加每年约出口1200吨精油,其中70%的出口额为丁香精油。马国家统计局(INSTAT)历史数据显示,2008年精油出口额占马总出口额的0.91%,2011年增至2.91%。尽管如此,出口量仍只能满足1%的国际市场需求。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精油产业缺乏专业化运作,种植尚未实现工业化,蒸馏工艺更是缺乏相应技术水平。

  信息来源:马达加斯加新闻报,2018-04-26

  马达加斯加敏感产品进口量增长  马达加斯加海关2月数据表明,大米、面粉、糖这些归类为敏感产品的进口量自2017年初开始增长。

  2017年,马达加斯加共进口59.59万吨大米,第四季度进口量开始增加。实际上,该数字从去年十月的6.33万吨增至十二月的9.97万吨。比较去年和今年的进口增长率,数字依然呈上升趋势:如将马达加斯加2017年1月份大米进口量计算为3.66万吨,则2018年1月进口量为8.2万吨,同比增长124%。就糖类产品而言,2017年共进口14.45万吨,月均1.2吨。2017年1月进口量4000吨,2018年1月为5800吨,同比增长45%。此外,去年马达加斯加共进口20.31万吨面粉,月均1.69万吨。2017年1月进口量1.67万吨,2018年1月1.27万吨,同比下降23.95%。

  信息来源:马达加斯加新闻报,2018-04-16

  四、中非农业合作动态

  中、赞、美三方农业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3月19日,中、赞、美三方农业合作项目工作协调会议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正式召开。中国商务部援外司一等商务秘书曹江表示,中方尤其重视同赞方开展在农业领域的合作,通过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和培训农业人才等方式推动赞农业发展。此外,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和盖茨基金会就依托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开展三方农业合作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各方在前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推动合作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盖茨基金会总部农业发展部副主任伊诺·奇卡瓦表示,此次开展的中、赞、美三方农业合作项目有利于各方发挥自身优势,更有效、更高效地推动赞比亚的发展。赞比亚农业部种植司司长查尔斯·松达实对三方协作项目表示支持。他说该项目与赞比亚第七个国家发展计划的目标相契合,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希望三方密切合作,推动该项目的成功实施。

  信息来源:吉林农业大学,2018-03-28

  中方、盖茨基金和埃塞俄比亚初步达成合作共识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盖茨基金和埃塞俄比亚农业转型局举行工作会谈,就多方共同促进埃塞俄比亚农业转型和产业发展交换了意见,并就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达成了初步共识。

  埃塞俄比亚农业转型局局长Mirafe Marcos表达了希望与外经中心和盖茨基金在推动埃塞农业产业园和价值链集群建设、加强私营部门投资合作、帮助小农进入市场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目前,埃塞农业价值链建设的重点是玉米、芝麻、小麦、大麦、豆类、园艺和畜牧等优势农产品,希望通过多双边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企业赴埃塞投资开发,探索多方合作和机构间合作的创新模式,帮助当地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2018-05-03

  莫桑比克:来自中国的“致富经”  据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管理方中铁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总经理郭炜介绍,仅在上一个种植季,项目完成水稻种植总面积2200公顷。2018年以来,同万宝签订合作种植协议的本地农户达450户,面积达800公顷。

  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是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水稻项目,也是中莫两国合作重点项目之一。项目集水稻种植、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规划开发2万公顷可耕种土地,通过培训当地农户,带动周边8万公顷水稻种植,以期形成10万公顷的种植规模。

  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苏健说,赛赛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而莫桑比克每年仍面临较大粮食缺口,万宝项目如果实现既定目标,不仅能提高当地民众收入,还能帮助莫桑比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信息来源:新华非洲,2018-05-15

  乌干达渔业代表团考察海南文昌罗非鱼标准化养殖技术  5月6日至8日,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协助组织乌干达驻华大使代表团一行13人赴琼考察。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海南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海南勤富食品有限公司,重点考察其罗非鱼标准化养殖技术。双方就罗非鱼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签署合作备忘录。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2018-05-09

  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与剑麻农场联合举办农业技术培训

  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团队与中非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坦桑尼亚公司剑麻农场联合、利用中坦村级减贫学习中心平台、举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500多位农民参加了技术培训和咨询答疑。

  培训会上,示范中心专家利用中文、英文、斯瓦希里语三种语言,以近年来水稻、玉米、蛋鸡养殖、农机示范等在坦桑尼亚试验数据为基础,以图文并茂的PPT、发放多语言技术资料、现场技术咨询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农民传授了水稻高产种植实用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现代化蛋鸡养殖技术、农机操作与维修技术,解答了当地农民的现场提问,解决了当地农民种植、养殖和农机操作维修等技术上的关键环节问题,发放了技术资料2000多份。

  此次培训为巩固中非合作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南非约堡峰会后续行动,推动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机制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信息来源: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2018-05-03

  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举办农机操作与维修技术培训班  2018年5月6日,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举办培训班,为乡村干部和示范户开展农机操作与维修技术培训。

  示范中心自开展技术合作以来,为坦桑尼亚农业官员、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农户等开展集中培训和进村入户指导咨询超过3600人次,包括水稻、玉米、蔬菜的高产栽培技术、香蕉组培技术、现代化蛋鸡养殖技术等,在当地形成较大影响,获得了一致好评。为了不断分享我国农业发展经验,助推坦桑尼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中心根据当地实际需要,推行优势品种、农艺技术、农机装备、信息技术等一体化整合技术,以扩大农机装备普及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推动农业增产增收。

  信息来源: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2018-05-09

  中国政府向尼日尔提供100万美元紧急粮食援助  近日,中国政府通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向尼日尔提供100万美元粮食援助。驻尼日尔大使张立君表示,中国政府根据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签署的人道主义援助协议,出资并通过粮食计划署购买100万美元的救灾粮,分发给尼日尔迪法大区8万多名急需帮助的人民,以减轻恐怖主义和安全威胁给他们造成的痛苦。

  信息来源:商务部新闻办,2018-04-21

  中国鱼类产品占领非洲市场 罗非鱼最受欢迎  乌干达在东非鱼类出口市场份额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根据肯尼亚统计局数据,该国2017年花了2200万美元进口鱼类产品,2016年这个数字为1000万美元,肯每年对鱼类消费需求约100万吨,其中80万吨需要进口,而从中国进口约35.7万吨。乌干达鱼类出口商协会菲利普表示,中国出口的罗非鱼成本更低,因此对乌干达传统鱼类出口市场,如卢旺达、刚果(金)等地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信息来源:乌干达新景报,2018-04-24

  中国需求推动肯尼亚夏威夷果种植和加工业发展  肯尼亚内罗毕农产品加工商Nawiri农业综合企业出口加工区有限公司表示,来自中国的需求是其夏威夷果种植业扩张的助推器。

  肯尼亚是世界夏威夷果第三大产区。据肯尼亚农业和食品局局长Alfred Busolo先生透露,肯尼亚夏威夷果带壳果仁的农场价格从2017年12月初的70先令一路上涨,目前已升至每公斤180肯先令(约合11.44人民币),预计会攀升至200肯先令。目前美国是去壳夏威夷果的最大进口国,其次是中国和日本。

  信息来源:肯尼亚旗帜报,2018-05-04

  、

  几内亚渔业部长与上海外经集团探讨KAMSAR渔港经济区项目  几内亚渔业部长洛瓦(Frederic LOUA)会见上海外经集团商务小组,双方就Kamsar渔港经济区(Projet P?le économique des Pêches de Kamsar,PEPK)项目进行洽谈。

  Kamsar是几内亚西北部港口城市,渔港经济区以Kamsar为中心,辐射几内亚西北部沿海地区。这片区域渔业资源极其丰富,众多周边国家捕鱼舰队在此打鱼作业。PEPK项目计划将Kamsar建设为现代化渔港,并辐射周边国家,成为西非次区域内的主要渔船港。

  信息来源:几内亚渔业部,2018-05-09

  五、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动态

  FAO总部南南合作项目官员赴刚果(金)检查指导工作  4月25日至31日,FAO总部南南合作项目官员刘中蔚赴刚果(金)检查指导项目实施工作。刘中蔚表示,在刚方的配合支持下,专家组在水稻、旱作、蔬菜、畜牧、水产、农机、植保等专业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试验示范成效得到了刚方充分认可,同时,刚方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幅提高,项目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刚方项目协调员建议刚农业部采取措施推动南南合作项目选育的优良谷物品种在刚推广,把“轻简”、“适用”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到更广阔的农村地区。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国际组织一处,2018-05-23

  刚果(金)卢本巴希周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刚农业部委托开展的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工作进展顺利,各试验点水稻生长情况良好。各品种生育期、分蘖势、株高、穗形等已表现出明显差异,为试验优选主推品种提供依据。从总体长势长相上看,中国水稻品种植株粗壮、叶色墨绿,均明显好过当地水稻。

  经FAO协调,已选定在KASHAMATA等3个村开展蔬菜示范。自3月底以来,中方技术人员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落实示范地块并选定示范蔬菜品种。目前,西红柿、洋葱、大葱、辣椒等蔬菜示范工作陆续启动。中方技术人员亲自指导当地农民翻地、作苗床、土壤消毒、播种覆土、浇水、搭荫棚等,结合当地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简化程序。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国际组织一处,2018-05-23

  中国谷子在刚果(金)种植成功  为了探索解决刚粮食安全的出路,来自张家口农科院的两个谷子常规品种——谷子18#和谷子4170#在华友刚果(金)现代农业示范园试种成功,为中国谷子在当地示范推广奠定基础。华友刚果(金)现代农业示范园计划下个雨季将谷子示范面积扩大到100亩。

  刚农业部项目协调员在参观了谷子示范现场后既惊奇又高兴,他说,谷子很适应这里农地广袤、劳力充裕、耕作简单粗放的现状,具有推广前景,要促进政府采取措施,在刚推广中国谷子,并把它作为解决当地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国际组织一处,2018-05-23

  六、热点关注·中非合作论坛18年

  中非合作论坛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共同发展,在中非双方共同倡议下,首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于2000年10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

  2015年12月4-5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暨第六届部长级会议隆重举行,包括43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论坛52个成员代表出席。会议由习近平主席和南非总统祖马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紧紧围绕“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主题,就深化中非传统友谊、促进务实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等重大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讨论。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即将迎来自己的18岁。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推进中非各领域交流合作,有利于深化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南南合作和全球伙伴关系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从本期开始,将持续刊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相关进展。

  非洲国家对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充满期待  将在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年来的第三次峰会。中国前驻毛里求斯大使高玉琛表示,9月将召开的北京峰会非常重要,为此,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地筹备,包括派交流访问团赴非洲多国,广泛听取非洲国家对北京峰会的意见和建议。“峰会期间肯定会有一些新的举措出台。从目前来看,非洲国家对此次峰会的反应非常积极。”

  “前不久我曾率领由学者组成的调研交流团,到加蓬、喀麦隆和乍得这三个中部非洲国家,就这次峰会征求意见,也了解他们对峰会的期待。”高玉琛介绍说,总体来讲,这几个国家对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的落实表示满意,同时对北京峰会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一是盼望中方对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包括公路、铁路、电力和港口等设施建设;二是在人员培训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向中国学习治国理政的经验,还有技术人员的培训;三是在人文领域、国家安全、反恐等方面,非洲国家也希望和中国加强合作。

  信息来源:国际在线,2018-04-15

  非洲三国外长称赞中非合作论坛使非洲受益  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三国外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赞中非合作论坛使非洲受益,并对将于今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寄予期待。

  坦桑尼亚外交与东非合作部长奥古斯丁·马希加说,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召开以来,中非合作取得多项成果,非洲各方面发展取得进展。中非合作论坛在坦桑尼亚发展中起到了引导作用,目前,坦中在基础设施、工业化和贸易等领域合作发展迅速。他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合作论坛注入了新动力,希望中国在北京峰会上和非洲共商发展大计。

  肯尼亚外交部长阿明娜·穆罕默德说,中非合作论坛长期对非洲起到积极作用,因为它为非洲和中国提供了一起交流和思考的平台,也让双方能探讨发展和基础设施等非洲关心的内容。她说,北京峰会为双方回顾过去成果和探讨新的合作提供了机遇。

  尼日利亚外交部长杰弗里·奥尼亚马说,非洲国家对于中非合作论坛高度重视,感谢中国向非洲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持。尼日利亚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受益者,将确保向中国提供可行和周详的合作方案,确保合作有序落实。

  信息来源:新华网,2018-01-26

  尼日利亚学者: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非合作  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乌比博士在题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经济复苏对非洲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文中表示,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合作日益紧密,中国经济复苏使得中非合作前景更加广阔,潜力巨大。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论坛峰会将为未来三年非洲发展注入新动力。对非洲国家而言,中国经济前景带来的利好主要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借此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扩大中非贸易往来,增加中国在非投资。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复苏对非洲、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经济释放出积极信号,更重要的是,非洲国家应当学习借鉴中国发展模式,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社情的发展道路。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领导者报,2018-01-27

  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成果正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双方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涉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十个方面。为确保其顺利实施,中方决定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约堡峰会规划了中非合作发展的蓝图,开启了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2018年是约堡峰会成果落实的收官之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约堡峰会成果正在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政治上,中非各层级交往更加密切。中非高层互访广度频度空前,政治互信持续深化,为中非关系发展和推进落实峰会成果发挥了重要政治引领作用。自约堡峰会以来,中国先后同14个非洲国家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或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定位,中方任命了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事务大使,40多个非洲国家任命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

  经济上,中非务实合作稳步推进。截至2018年3月,中方承诺提供的600亿美元资金支持中超过90%已经落实或作出安排,在中非合作热潮推动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兴业。中国自2009年起已连续9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非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非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双方已建立130多对友好城市关系,近年来每年赴非旅游的中国游客超过百万人次。中非青年大联欢、中非智库论坛、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等人文交流活动成功举行。中方在非洲培训16.2万名各类职业技术人员,为非洲提供4.3万个来华培训名额,提供2万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和1300多个学历学位教育名额。

  此外,中非和平安全和国际事务合作也更加紧密,非洲国家期待中国更积极参与非洲和安事务,中方也愿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中方积极落实对非盟1亿美元军援,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首批军援物资即将运抵非洲。中方积极参与南苏丹、索马里、布隆迪等热点问题斡旋调解、劝和促谈。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向非洲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摊款第二多的国家,现有2000多名维和人员在非洲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中非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反恐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紧密协调配合,共同维护中非及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中非双方将继续加强沟通协作、携手努力,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确保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成果如期全面得到落实。

  信息来源:新华社,2018-05-13

  中国经验助力非洲减贫 中非合作迎来更多利好  8日上午,第三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在京开幕,此次论坛以“摆脱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从人才培养、产能合作等角度出发,就如何深入开展中非地方政府间合作相互交流,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长久、稳定发展献计献策。

  在中国的扶贫道路上,不能有人掉队。远隔万里的非洲,作为中国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更不能因无法摆脱贫困而在全球化发展中缺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非洲青年人缺乏就业技能和工业化发展缓慢的短板,中国向好兄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变“输血”为“造血”的技能带往非洲大陆。

  近年来,中国在对非“十大合作计划框架下”积极拓展工业化合作形式,从商品出口逐步转向到资金、技术、机械和管理技能合作。第五届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秘书长程志刚认为,中非在产能合作领域正在以产业园等形式高速发展,未来几年,非洲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化发展及人口红利增长将为投资者带来巨大商机。

  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于2012年发起成立,为促进中非地方交流合作、助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机制性分论坛。第三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中非务实合作,为9月份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烘托了良好气氛。

  信息来源:人民网,2018-05-09

  论坛机制助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启动后,中非关系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非洲日趋紧密地融入中国外交战略和发展战略之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双方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的对非关系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有新思维、新作为和新气象,当务之急是在中国国家战略或国际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加快运筹、制订中国对非战略。

  论坛机制的建立是中非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开启了中非合作机制化及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实践结果也证实,作为区域间国际合作机制,论坛在过去18年始终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论坛机制的创设不仅提升了中非合作的战略层级,而且为拓展和维护中国在非洲利益提供了便利。事实上,论坛机制也已成为中国实施“走进非洲”战略的重要平台,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战略对接,中国成功地将自身的政策目标寄寓于“合作纲领”或“行动计划”之中,使之转化为中非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

  论坛机制促进了中非合作全方位快速发展。论坛机制启动之前,中非合作领域相对狭窄,形式也比较单一;论坛机制启动后,中非合作无论在深度或广度、数量或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官方也倾向于将论坛机制启动后中非合作的发展态势描述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渠道”。作为中非合作的重中之重,中非经贸合作更是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经贸合作不仅成为中非关系的基础和驱动力,而且日趋紧密地融入中国发展战略之中,突出体现在,经贸合作不仅成为中非合作的核心内容,而且成为中国对非政策所追寻的目标。

  论坛机制启动后,中非合作的理念、主体、内涵、结构和形式也都在与时俱进。借助论坛机制,中国政府在维系对非政策的理念和原则连续性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政策和措施,不仅促成了中非合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良好局面和发展态势,尤为重要的是论坛所搭建的平台还赋予中非合作以创新动能,从而使得中非合作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势性特征。

  中国对非关系的新时代意味着并体现为中国通过中非合作的转型升级真正走进非洲,进而在更高的层级、更广的范围实现中非双方的互利共赢,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潮流。通过完善论坛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挖掘合作潜力,中非合作关系必将迎来转型升级、互利共赢的新时代。

  信息来源:当代世界,2018-02-26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规划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  2018年是中非关系承前启后、全面发展的重要年份。在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非领导人再次聚首北京,共商中非友好合作大计,规划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出台引领中非合作发展的重大举措,推进中非各领域交流合作。

  非盟《2063年议程》描绘了非洲未来50年发展蓝图。外交部长王毅指出,可以将“一带一路”同非盟《2063年议程》相对接。在此基础上,把非洲发展同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同亚欧大陆的振兴结合起来,同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结合起来。中非双方是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命运共同体,也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中方坚定认为在未来多极世界中,非洲完全有资格成为重要一极。在非洲站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中方愿成为非洲最可靠的坚定战略伙伴。

  信息来源:中非合作论坛,2018-02-11

  七、非洲农业发展和中非农业合作专题评述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非产能合作:潜力、优势与风险】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召开在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审视中非产能合作的潜力、优势与风险显得十分必要,且契合时机。21世纪以来,非洲崛起已成趋势,中非合作论坛助推了这一趋势,“一带一路”倡议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新动能。作为“一带一路”和中国产能合作伙伴,非洲确实存在各种困境和风险,但是中非产能合作前景光明,而且非洲在与中国的产能合作中具有十大优势。

  (一)中非关系历史悠久

  史料记载,东非海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抵达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等国的一些地名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游记、正史和野史之中。中国与东非的海上交往远早于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东非的航行。18世纪,澳门-欧洲航线中途的港口包括莫桑比克、科摩罗群岛、毛里求斯等地。中国学者有过较详细的研究,张星烺对史料的整理,岑仲勉对唐代中非海路的研究,张铁生对中非关系史的探讨,孙毓棠对汉代中国埃及关系的考察等,近期多有著述出版。外文著述有戴闻达(J.Duyvendak)、费勒西(T. Filesi)、斯诺(P.Snow)等人的论著。非洲学者也开始中非关系史的研究。可以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历史和现实的交汇正在显现。

  (二)双方文化价值观有诸多相似

  这表现在集体主义哲学、敬老尊贤原则、平等相处的理念、宽容待人的观点上。南非学者梅茨认为,儒家传统与非洲传统尊重人的社会性,即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大方、平和、谦卑、尊重他人是人的优秀品质。“和”与“孝”是重视人际关系的表现。重视人际关系的原则与西方强调独立、自由、控制、自信、独特、自我表达等不在乎他者存在的行为哲学区别很大。孔子对“仁”极其重视,这一点与加纳阿肯人对“仁”的重视几乎一样。阿肯人认为,拥有仁比拥有金子更好,只要有仁,城镇即会繁荣。非洲关于和谐的哲学中没有等级概念,强调人际关系和对他人的同情与帮助。非洲与中国价值观相同点甚多,这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三)双方历史遭遇相似

  非洲与中国均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两种文明相互辉映。为了恢复非洲历史的本来面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邀请非洲学者主编《非洲通史》。非洲学者珍惜自己的文明,客观描述了祖先业绩和非洲为人类所做的贡献。近代非洲和中国均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受尽摧残,发展受到阻遏。非洲和中国共同经历了奴隶贸易和猪仔贸易的厄运。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非洲和中国均成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再次遭受了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种族欺凌。20世纪开始的民族解放运动使非洲各国和中国重新恢复了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目前,中国与非洲各国都在为自己的政治自主、经济自强和人民福利而努力。这种历史的相似性无疑为非洲成为海上丝路的友好伙伴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中非关系平等互利

  双方的关系在早期是平等通商,在近代是友好同情,在现代是帮扶支持,在当代是合作双赢。伊本·白图泰与郑和通过海上丝路的互访为早期平等关系的例证。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侵占的消息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抗议和对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坚决支持。在当代历史上,非洲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非洲政治家和外交家萨利姆带领非洲朋友为欢庆这一时刻在联合国大厅跳起舞来,他因此遭受美国的不公正待遇而毫不后悔。坦赞铁路在历史上树立了永不磨灭的丰碑。毛泽东在会见非洲朋友时强调双方是平等的“兄弟关系”,周恩来多次表示向非洲学习,邓小平与非洲领导人交朋友。双方平等相处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长期形成的平等互利的理念和实践是合作的重要基础。

  (五)非洲人对中国的感情友好真诚

  西方媒体把持话语权,对中国在非洲的行为或造谣惑众,或一叶障目。一些西方领导人对中非合作进行毁谤或中伤。然而各种民意调查机构的民调结果总是表明,非洲人民对中国的总体印象呈正面看法。2015年皮尤的全球态度调查中有一个“对中国的看法”项目。在列出受访结果的所有非洲国家中,对中国的好感度,加纳最高,为80%;其次是埃塞俄比亚和布基纳法索,均为75%;坦桑尼亚为74%;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均为70%;认可度最低的南非也有52%的受访者表示肯定。这种友好感情无疑为产能合作的开展创造了民意基础。

  (六)非洲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期望迫切

  在2015年约堡中非峰会中,非洲领导人一致认为,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同样重要,非洲国家欢迎中方积极参与非洲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并向非洲转移优质产能。坦桑尼亚前总统姆卡帕曾表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够把非洲国家凝聚起来,追求共同的战略政治和经济利益。因为这个倡议一旦加以落实,能够帮助实现中非之间的共同发展、繁荣。”埃及、南非、尼日利亚、摩洛哥、马达加斯加、肯尼亚、刚果(金)等国领导人多次表达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意愿。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在新政府上台后第一天就会见中国代表团,以示双方友谊;副总统巴武米亚访华期间希望“一带一路”为加纳发展带来机遇。高层的期盼为合作提供了保证。

  (七)非洲国家民众对基础设施建设充满好感

  中非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表现突出。中国通过援助和融资在非洲已建和在建的铁路总长5675公里,公路总长5063公里。中国还参与航空设施、桥梁和码头建设。中国援建或参与修建的发电站为当地民众用电提供了各种便利。这些建设还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非洲晴雨表2016年发布研究报告,36个非洲国家的5万受访者中63%对中国持正面看法,正面评价的最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非洲人民普遍认为,中国在非洲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便利和福祉。当然,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非洲各国改善了投资环境,为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非洲民众的这种认识和愿望无疑为中非战略合作增添了有利条件。

  (八)非洲工业化与产能合作相契合

  非洲各国的工业化与中国提出的产能合作高度契合。目前,中非产能合作在位于东非海岸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得到积极推进。在厦门举办的一次中非合作会议中,多位非洲工商界人士看好“一带一路”给非洲带来的发展机遇,期待中国企业对非洲的投资。

  埃塞俄比亚驻广州副总领事吉玛尔对中国企业家数出几十个欢迎中国企业投资的领域,如食品加工、饮料业、纺织业、服装业、造纸业、药品业等。他还列举埃塞俄比亚至中国便利的空中和海上航线。鉴于毛里求斯的出口加工区和中国在埃塞俄比亚建立的工业区的业绩,其他的非洲国家开始建立工业园、自贸区、经济特区或专门预留土地以吸引国外投资者。非洲快速工业化与产能合作不仅互相契合,而且潜力巨大。

  (九)非洲国家的华侨华人资源丰富

  非洲国家的华侨华人建立了相应组织,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带有亲缘关系和地区性集团因素的地域宗亲组织。二是当地华侨华人自发的组织,以兴趣、爱好和行业分为各种类型。三是中国企业在当地成立的带有工商联合会性质的社团。这些组织可以大大促进非洲工业化和中非产能合作。麦肯锡2017年的报告显示,在非洲的一万家中国企业中90%是私营企业,它们在非洲的时间长,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中非产能合作既需要国际合作,也需要中华儿女共同参与。华侨华人中蕴藏着社会资本、专业知识、经济实力和跨国营商经验。他们在非洲培育的投资环境为产能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其网络媒体为投资非洲提供了信息。中国企业的投资也为华侨华人的安居和融入提供更好条件。

  (十)中非合作已有成熟的运作机制

  中非合作论坛从2000年设立以来,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生命力。论坛表现出的互利双赢的成功实践及合作精神证明了这一南南合作机制的可持续性。每次论坛均有高官级后续会议及为部长级会议作准备的高官预备会,分别在部长级会议前一年及之前数日内各举行一次,非洲驻华使节与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论坛每三年召开一次,论坛举办的地点分别在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轮换。这种模式成为其他国家效法的榜样。韩国、南美洲国家、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在中非合作论坛创立后的几年内纷纷建立了类似论坛,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目前也在非洲国家的要求下遵循中非合作论坛的模式。

  中非产能合作是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方面,前景光明,但确实存在各种困境和风险。麦肯锡2017年的报告列举了双方合作的三种障碍,即贪污腐败、语言障碍和人身安全。我认为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存在十大风险:战争风险、政治风险(包括领导人更替)、恐怖主义风险、社会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危机)、金融风险(包括汇率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包括抢劫和疾病)、公共风险(包括排华危机)、信誉风险和劳资纠纷风险。然而,中国必须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大胆创新。国际发展合作既是代表国家利益的行为,也是为人类共同体提供公共产品的实践。市场力量的介入对国际发展合作是一种推动,但将两者有机结合尚需逐步推进。将国家、企业、市场和公民社会组织等力量整合到国际发展合作中来是一盘大棋,这种实验呼吁创新精神。尽管中非产能合作有风险,但我们充满信心。这正应了一句非洲谚语:勤劳者树荫下面有佳肴。

  (原文作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非洲问题专家李安山;

  摘录时有删减,已征得作者同意。)